超好玩硬币游戏(出门再也不用担心小伙伴无聊了)
尼姆游戏
在所有二人游戏中,最古老最有魅力的就是这个尼姆游戏了(好吧,在所有二人数学游戏中)。据说它发源于中国,有时候孩子们用纸片玩,但通常人们出门可能很少带纸片,所以我们用硬币玩。
这个游戏最流行的版本是用 12 枚硬币摆成三行。 阅读剩余部分 –
初中数学题在线解答-学习帮手网【赵】老师在线为你解决初中、七八九年级数学问题!
尼姆游戏
在所有二人游戏中,最古老最有魅力的就是这个尼姆游戏了(好吧,在所有二人数学游戏中)。据说它发源于中国,有时候孩子们用纸片玩,但通常人们出门可能很少带纸片,所以我们用硬币玩。
这个游戏最流行的版本是用 12 枚硬币摆成三行。 阅读剩余部分 –
1、处理早读不读书的同学
2、对周一必须穿校服进行升旗仪式要求,进一步希望能做到执行力强的大目标。
3、解决昨天学生昨天晚上电话问的题目,李同学早晨的英语数学综合题目还挺难,还好我比较厉害!扣扣!
一座大桥长2400米。一列火车以每分钟 900米的速度通过大桥,从车头开上桥到车尾离开桥需3分钟。这列火车长多少米?
解:900×3-2400=300,分析:
从车头开上桥到车尾离开走的路程是一个桥的距离加上一个火车车身的长度。
1984年的时候,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阿列克谢•帕基特诺夫(Alexey Pajitnov)只是苏联科学院计算机中心的一位普通的工程师。他热衷于开发电脑游戏,不过这些游戏卖得都不好。那年夏天,他突然又想到了一个新点子——让不同形状的积木落进一个矩形的玻璃容器里,在容器底部堆叠起来,使之排列成完整的一行或多行。在两位同伴的协助下,他很快编写好了这个游戏。
虽然他早就预感到这个游戏可能会火起来,但结果还是令他瞠目结舌:这个游戏在莫斯科迅速流行起来,并很快风靡全球。在此后的27年里,这个游戏被移植到了几乎所有的电脑系统和游戏平台上,不少mp3、mp4、手机、电视甚至示波器上也附带有这个游戏。并且它还衍生出其他各类玩法,极大丰富了解谜游戏的类型。这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经典游戏后来被命名为——俄罗斯方块。
阅读剩余部分 –
永远不要拿规律当作推理的依据,这是数学中一个非常危险的错误!大多数时候,寻找规律都是有帮助的;但就有这么一些极端的例子,能成立很久的规律竟然是错误的。该证明的还是要老老实实证明,投机取巧总会有倒霉的时候。
貌似整数的数
你知道吗:
哇,小数点后三位都是 9 ,该不会整个数正好就是 20 吧?其实不然: 阅读剩余部分 –
1、准备就教学方法方面写一篇心得
2、对学生课间和上课前三分钟要做的事情进行要求
3、查作业和部分同学谈心
4、防校园暴力主题班会
华容道作为80后和部分90一代的启蒙玩具,其经典度和怀旧感不逊李雷和韩梅梅。
它号称“古老的中国游戏,与七巧板、九连环等中国传统益智玩具一起是中国难题的代表作”。实际上,据死理性派考据,华容道其实可不是什么传统中国游戏,它由英国人弗莱明发明,在上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是重排九宫的简化版。
重排九宫,又称八数字推盘(8-puzzle),是和华容道一样的滑块游戏(sliding puzzle)。今天死理性派就来讲述这个流行全球的游戏背后的数学故事。 阅读剩余部分 –
1、感谢朱同学,兰同学经过很大的努力帮运动会名单修改了。
2、感谢卢超、孙尚宝同学帮助打扫卫生。
3、对早读进行要求,学校一直在表扬
4、对作业的规范性进行要求。
一张白纸,不剪不裁,却能折出无数变化。有时候尺规作图无法完成的任务,折纸却能解决。为什么它能有如此多变化呢?这还要从折纸对应的几何操作说起了。
折纸几何公理
1991 年,日裔意大利数学家藤田文章(Humiaki Huzita) 指出了折纸过程中的 6 种基本操作,也叫做折纸几何公理。假定所有折纸操作均在理想的平面上进行,并且所有折痕都是直线,那么这些公理描述了通过折纸可能达成的所有数学操作:
1. 已知 A 、 B 两点,可以折出一条经过 A 、 B 的折痕 阅读剩余部分 –
今天因为早晨一早赶着去学校上自习,出了点交通事故,配合交警处理到10点钟。
中午和同学召开对自己人生负责主题班会
1、对自己的安全负责,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不要赶时间,一定要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任。
2、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希望同学能理解老师每天课下找同学帮助辅导,希望孩子们在懂事之前不会落下来
3、对小说,游戏的行为有所蔓延提出要求,重点对自己人生负责任。
最新讨论